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女生耽美 >大明元辅 > 第280章 剑指东瀛(圆五)豪勇

第280章 剑指东瀛(圆五)豪勇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他这个说法其实本就暗含诡计:说最早连夜攻城,那么汉阳方面就不得不彻夜保持警惕,无论张万邦会不会选择本人坐镇,至少也会睡得警醒点——那就意味着他睡不好。

所以,我们现在只是要给张万邦一点颜色看看,而事后的责任自然由我权栗承担。我会去求见麻提督,甚至求见高阁老,向他们充分说明情况。

想必以高阁老之英明、麻提督之睿智,一定能理解并体谅我们今日的所作所为……至少,他们总不会认为你们听命行事是有错的,对吧?

说了这通道理之后,权栗又再次强调如果不找王上申述会有什么后果——这倒没什么好说,就和大明军队早些年时不时闹饷的说辞半斤八两。

软硬兼施一番之后,权栗基本统一了全军思想,与诸将达成默契,明日一早即行西进,直逼汉阳。不过,到了汉阳城下之后,还是要首先争取“说服”张万邦打开城门,尽量避免与明军交战。

次日一早,朝鲜军三万人雄赳赳气昂昂进逼汉阳,不过刚一出发就发现明军探马。这些探马颇有意思,居然打着明军旗号却穿着蒙古人的服饰。

柳成龙走后,权栗召见亲信,向他们宣布了明军不肯开门,本部若要入城,已经只剩强攻一途的消息。

此事一经宣布,众人震怖异常,虽然他们之中很多人也曾想过明军万一拒绝会怎样,但其实无论是谁,心里都没个谱,本质上还是认为明军不会插手朝鲜内务。

然而眼下坏事了,明军真的就拒绝了,而都元帅更是寸步不让的打算强攻了。

怎么办?所有人都有些慌乱,在他们心里可以说没有人希望与明军开战,无论是从明军的强大对他们所形成的威慑而言,还是从朝鲜强调忠义的传统和社会风气来看,与明军开战都是很难让他们觉得理所当然的。

举个例子,当初日本来使带着丰臣秀吉的书信给朝鲜王,提出假道伐虢的计划,希望通过朝鲜领土进攻大明,结果遭到朝鲜断然拒绝。

消息传至中军,权栗才想起这些人的身份,他们不是正经的明军,而是明军顺义王世子派来助战的外喀尔喀部蒙古骑兵。

本来朝鲜军还打算派人驱赶这些明军探马的,一听对方是蒙古人,直接打消了计划——开玩笑,蒙古骑兵是他们能驱赶得到的吗?人家战马和马术都远胜朝鲜,朝鲜军那点所剩无几的骑兵在蒙古人面前只有吃灰的份,就别去丢人现眼了。

但是这样一来,朝鲜军的动向就对明军完全敞开了,明军蒙古骑兵把消息一**传回汉阳城中,虽然这一路本来就不远,但蒙古人居然前后派了四波人通报军情,堪称尽职尽责。

汉阳城中的张万邦也挺忙的,但并不是忙于布防,因为布防问题昨天就搞定了。他忙的是向李昖、向李山海、向北人党各位要人安抚情绪,以及敷衍西人党、南人党派来探听消息的家伙们。

朝鲜朝廷方面其实早在昨天夜里就知道权栗要打过来了,消息自然是柳成龙带来的。柳成龙的态度非常到位,以近乎负荆请罪的方式向李昖复命,同时告诉李昖和朝鲜众臣说权栗最早可能连夜攻城,最迟则也就是“明日一早拔营西进”。

当时李昖回复丰臣秀吉的书信里这样写道:“贵国(日本)友邦国也。大明君父也。今若许贵国便路,则是知有友邦,而不知有君父也。于人为不祥,于德为衍义。匹夫且耻为之,况堂堂礼仪之邦乎!”[注:出自《朝鲜通交大纪》。]

此时的朝鲜重视朱子学的“大义名分论”,对朝鲜来说,背叛君父明朝是不能想象的事情,而这一观点显然不会止于李昖,也不会止于上层文官,势必会由上及下影响所有人。

在这种思想风气影响之下,如今都元帅权栗居然真要和明军开战,这……真的合适吗?

好在权栗执掌这支军队已久,而南人党也一直都反对朝鲜失去独立性,这种思想也影响着这三万人。因此权栗好说歹说,用尽话术,这才终于说服了麾下诸将:

我们不是反大明,不是要攻击明军,只是眼下汉阳城中那个叫张万邦的明军将领是个混账东西,怎么都不肯放我们去见大王,这哪行呢?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