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女生耽美 >大明元辅 > 第282章 宫里宫外(卅六)诡异

第282章 宫里宫外(卅六)诡异(第3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推荐小说:

先帝隆庆被很多人私下认为崩于好色无度,而今上却更像他皇爷爷嘉靖——只管大事,小事放权。所以,凭什么赌今上也会早逝?倘若今上不会早逝,那么皇太子继位可就遥遥无期了。

一件遥遥无期的“坏事”,轮得到如今正在朝堂的阁老、大员们着急吗?轮得到已经退休致仕的前大臣们着急吗?显然不应该啊!

高务实左思右想都觉得此事说不通,感觉整件事都透露着诡异。

一帮士林家族,某种程度上的“官宦世家”,他们做事即便不说一定要符合道义,至少也必定是符合逻辑、符合利益的,怎么可能做出一件如此没理由的事来?何况这件事搞不好还有巨大的政治风险,乃至道义风险?

这其中一定有我没能掌握的玄机,必须尽早发现,否则必有大患!

除去失踪的朱允炆和上吊的朱由检,其余十四位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43.8岁。而后世有好事之人就拿鞑清的历代皇帝做对比,发现太祖努尔哈赤活了68岁、太宗皇太极活了52岁、世祖福临活了24岁、圣祖玄烨活了69岁、世宗胤禛活了58岁、高宗弘历活了89岁、仁宗颙琰活了61岁、宣宗旻宁活了69岁,文宗奕詝活了31岁、穆宗载淳载淳活了19岁、德宗载湉活了38岁、溥仪活了61岁。

于是除了顺治帝福临、咸丰帝奕詝、同治帝载淳和光绪帝载湉没有活到40岁外,其余八个皇帝都超过了50岁,十二个皇帝的平均寿命达到了53.25岁。

有人说,这是因为明朝时期由于紫禁城是新建的,红色的城墙都是朱砂红,而朱砂的主要成分是有毒的硫化汞,明朝皇帝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,十分不利于身体健康,因此很多都早逝。而到了鞑清,紫禁城已经建好几百年了,对人体已经没什么危害了,于是皇帝普遍长寿。

这也许是个原因,不过还要看到一件事,朱元章和朱棣都算高寿,明朝皇帝短命是从朱高炽开始的。

朱高炽是一个喜静厌动、体态肥胖、行动不便的大胖子,一直身体羸弱,后世很多分析都认为他这是患病导致。所以,很有可能是他将某些遗传病传给了后世子孙,导致后代很多皇帝都英年早逝。

怀着沉重的心情,高务实极少见地提前下班出了户部,让轿夫送他回府。一回到府里,他便把黄止汀、刘馨和高陌、高国彦、高杞等人找来,准备好好开个会。

----------

感谢书友“曹面子”的打赏支持,谢谢!

感谢书友“曹面子”、“书友20210301106590774890”、“书友20171218013318205”的月票支持,谢谢!

不过不管怎么说,实际上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在中国历代皇朝中并不算短,这个很容易考证对比,盘点一下中国其他正统王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就会发现:秦朝37岁、西汉39岁、东汉29岁、西晋37岁、隋朝43岁(算上了隋恭帝杨侑)、唐朝44岁、北宋47岁、南宋47岁、元朝33岁。

好家伙,不算明之后的鞑清,皇帝平均寿命超过明朝的居然就只有唐朝和两宋了。可见皇帝虽然人人想当,但这把龙椅也可能有毒……

言归正传,虽然明朝皇帝平均寿命不算高,但明朝人本身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很强烈的感受,尤其是在嘉靖帝活了六十岁之后,朝廷内外也没有谁觉得“皇帝不长寿”是个必然现象,大家虽然很少去思考这件事,但心里还是默认这与皇帝的生活习惯关系更大。

朱元章和朱棣都是马上皇帝,身体倍棒,活得久不奇怪。从朱高炽开始,一连出了七个皇帝都只活了三四十岁,本来要陷入短寿怪圈,但嘉靖帝打破了“常规”。

虽然大家不会认同嘉靖活得久是因为“修道”,但一般认为他是因为权谋玩得好,放权不管俗事的时间多,避免了很多烦心事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