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玄幻奇幻 >大魏春 > 第四五七章 突如其来的凉州遗民

第四五七章 突如其来的凉州遗民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县衙之中,就只李承志、杨钧,并元鸷三人。

李承志靠着榻背,愣愣的望着屋顶,已然魂游天外。

而杨钧却满脸愁苦,盯着薄薄的一张纸,一脸老脸拧成了菊花。

我之前疑你布了伏兵,也只以为如被你瞒天过海带至北镇的虎骑与虎贲一般,可能是你到夏州后,从高猛那里借了兵,提前埋伏于岭北。

李松抹了一把眼泪,“故而我欲肯求郎君,卸去一应军职,换你去领军。而后由我侍奉在他身侧,聆听教诲!”

意思是你要和我换?

李亮怔了怔,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。

六叔是身在局中不知局:临战换帅,乃军中大忌,郎君绝不会答应的。

沉默了稍许,李松又问道:“也不知郎君会如何善后?”

这杜仑部便是这般,但有雷响,无论兵卒、老弱、妇孺,乃至牲畜,竟皆如乌惊兽散,不堪一击,只短短一日,竟连溃尉迟、谷浑等四族?

胜的过于轻松,但也更使我坚定信念:如此精兵,怎能成为元氏之流的家犬?故而我便一不做二不休,连攻杜仑十二部,近如灭族……

杜仑部户逾三万账,可集控弦之卒逾四万。被我灭族,柔然必不会善罢干休。而郁久闾丑奴(柔然可汗)可不会管是姓李的还是姓元的灭了杜仑部,只会算在汉人的头上。举兵攻伐六镇为杜仑部复仇已是板上钉钉。

这样一来,只要我提出自河西迁往大碛,替六镇抵御柔然,不论是朝廷,还是郎君,万无不应之理。如此,便可免去我李氏儿郎南征之苦,更不会为他人做了嫁衣……但谁知,郎君从来都未想过替元恪守这江山?”

说到此时,李松已日泪流满面:“大错已铸,悔之晚矣……悔不该不信郎君,更不该无端猜忖……故而,若郎君哪一日要斩我,你千万莫劝……千万莫劝……”

“定是会予朝廷急报,求太后和八辅恩准。不然逾三万族人、数千甲骑迁置山北,定会令六镇如临大敌!”

李亮挠着头,“就是不知这身份和来历又该如何遮掩?总不能明着告诉朝廷,这数万军民,皆是我李氏从河西偷出来的吧?”

连他都想不通,遑论对朝局一窍不通的李松?

叔侄二人满脸愁容……

……

李亮的脸扭成了一团苦瓜,心中五味陈杂:“郎君信中写的那般清楚:甲兵久居河西,只知野战之利,不明攻城之艰。长此以往,必会如井底之蛙,目空一切……

因此才欲借此次征伐元怀之机练兵,更能让六叔、丰叔、时叔、皇甫等领兵之将涨些历练,这才是令六叔尽起族兵的原因……但六叔怎就会疑及郎君欲将我李氏举族之心血毁之一旦?”

李松已是咽不成声,李亮又无奈劝道:“郎君看似冷厉,实则仁厚。且我观郎君之神态,应是在恼你先行后报的错处多一些。对迁不迁来大碛,倒似是无所谓。

故而六叔也算不上铸成大错,无需过份担忧。但绝不能再擅作主张了,不然真就是取死之道……”

“何需用你教我?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