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玄幻奇幻 >大魏春 > 第六五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

第六五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(第2 / 5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所以杨舒本能的怀疑,这小贼绝对有迫不得已,不得不暂且休兵的理由。

包括今日领刘芳、元渊观军营、看仓曹,并这火炮,十有八九在示敌以强,迫使朝廷不敢轻举妄动?

暗中猜忖,再看李承志波澜不惊,防的滴不不漏,杨舒眼珠一转,岔开了话题。

这小贼便是无理都要蛮搅三分,更何况此次他已占尽天时、地利,人和,更应该得势不饶人才对。

这只是其一。

其二则是以长远计,李承志绝不该在士气正盛,势如破竹之时偃旗息鼓,鸣金收兵。

既然一不缺粮,二不缺兵,三不缺火器,四更是视崔延伯、邢峦、元遥、奚康生之流如无物,为何不趁势打过陇山,攻克关中?

只是攻克,而非占据,就如柔然一般,抢了就走。

而西海却截然相反。

李承志此时虽未举旗,更未称王,但目的显而易见:造反到底,改朝换代。

虽然还是在抢,但抢的不但是人和粮,更要抢城和地,所以不但要能打的下来,更要能守的住,这才是重中之重。

而偏偏西海方兴未艾,初露锋芒,底蕴太浅,攻伐有余,守成却不足。

说直白些就是缺兵缺人,打下的地盘稍一多,就无人可守。

一是可歼灭朝廷兵力,顺便抢兵、抢丁、抢粮,壮大西海。

二则是关中再一失,便等于洛京门户大开,朝廷更是会乱上加乱,错中出错。

其余不论,光是李承志退走之后如何稳定关中民心,再从何处征召大军御守关中,怕是就能让太后与朝中诸公愁白头发。

也更说不定,李承志脚退回陇西,已被朝廷盘剥日久,早已不堪重负的关中后脚就反了。更有甚者,真的可能关中百姓与士族反倒求着李承志尽快将关中占了……

所谓此消彼长,李承志何乐而不为?

若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,朝廷求和,李承志顺水推舟的罢兵,合情合理。

所以如李亮才会大兴土木筑城,更是以怀柔之策拢络民心。

反而言之,李承志所依仗者,无非便是火器。若真如杨舒所言,此物已无以为继,西海焉敢只以十数万兵力便咄咄逼人,使远遥等人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?

但杨舒却不这般想,双眼紧紧的盯着李承志,似是要从李承志的脸上窥出一丝端倪。

以他的了解,李承志绝非按步就班,循规蹈矩之人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