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玄幻奇幻 >大魏春 > 第六六一章 养精蓄锐

第六六一章 养精蓄锐(第3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如今朝廷使出了拖字诀,可谓正中李承志下怀,他焉有不喜之理?

不过是怕李始贤初来乍到,不知轻重说漏嘴,从而走漏风声,是以知道的不多。

不看崔光等人皆是一脸淡然,而如魏子建这般谨慎之人,更是暗松了一口气。

“父亲何必生怒?朝廷不应,那就依当初之约定,开战就是了。想必太后与诸公必然会有所表示!”

竟是为了这个?

李承志脸上顿时露出笑意:“倒非有意欺瞒诸位,皆因朝廷未曾来过只字片言,是以某以不知。而予前日,才由快马自洛京而来,送来的太后与陛下亲笔手书的诏书……”

不待他说完,崔光就急不可耐的问道:“诏中如何回的?”

“太后只说进退维顾,:若是应了,必有元氏之罪人,宗室、朝臣必会群起而攻讦。若是不应,又会再起战端。是以难以决断,只得再遣使臣,与我相商!”

“予昨日才送来诏书,这分明就是算着时日来的。便是遣使,也定然离京不久,这一路三千余里,不知要走到何时?且如今已近霜降,再有半月就要立冬,但凡天降大雪,必有延误,如此一来,便是走到年关也有可能。等再谈上几场,怕不是又到了明年此时?”

“民以食为天,农桑更为国之根本,是以万不懈怠……”

众人轰然应诺,随即,崔光又皱起了眉头:“良种自然无虞,无非便是精益求精,优中选优。而如今西海坐拥河西、陇西之地,可耕之良田何止三百万顷,只需遵四时令节,按步就班即可。

然治下百姓,便是加上鄯善、枹罕、敦煌三镇,并河、秦、凉三州,尚不足五十万户,这般多田,又如何种的过来?”

李承志不由失笑:“哪还有嫌田多的?若是良田,自然分由各户精耕细种,播以麦、黍。若是劣田,便交由各军垦之。若是种成苜蓿,只予开春撒种,若是雨多,连浇田都省了,只待小满一收,大暑一收,秋分再一收。便是雨少,一卒也可伺弄百亩,尚书何必忧虑?”

说的倒是轻巧,难不成一遇灾年,无论军民都得嚼那马料不成?

李始贤越说越怒,“朝廷这摆明用的了‘拖字诀’,你竟能笑的出来?”

不说还好,一说李承志笑的更开心了。

当初向刘芳提的条件有多苛刻,李承志心知肚明。也莫说高英了,就是将慈禧换来,也绝然不敢答应。

李承志目的,无非就是以进为退。一为试探朝廷,若高英真敢玉石俱焚,那就只能见招拆招。

若是朝廷愿意拖,李承志更是求之不得。最好能拖过两到三年,等西海养精蓄锐,配够了火药,攒足了粮食,再反攻也不迟。

再者苜蓿种过三年,便是荒田也能产粮过石,何必再拿良田种草?

更有甚者,你李承志既立反志,岂能久居于一隅,甘愿守着这数州之地虚混度日?

见套不出话,崔光索性开门见山:“若是迫不得已,自然只能如此。但老夫思之,若能再更上一层楼,多些百姓,多种些麦、粟,岂不是比吃嚼马料要强上许多?而眼见三月之期将至,却不见朝廷有丝毫动静,是以敢问国公,割地、迁民之事,是否就此做罢?”

听崔光所言,几人皆是精神一振,目光灼灼的盯着李承志。

只因他们早就好奇的死,但数次李承志皆是诲谟如深,久而久之,就连李始贤都不敢多问了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