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扫明 > 第一百零三章:只需静观其变

第一百零三章:只需静观其变(第3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推荐小说:

那千总的话被打断,见到说话的是王争,这才是点了点头。

“你们这一套从哪学的,是那些文官吗?倒是说的有理有据啊。”

王争忽然笑了出来,给那些军将看的一头雾水,以闹饷相胁迫,就连韩大虎也不得不畏惧三分,他这是在笑什么?

追根溯源起来,倒是要从崇祯二年的宁夏叛乱说起,那年之后,崇祯皇帝便是发下严令。

但凡城中发生兵士鼓噪叛乱的,无论是以何种背景为开局,镇守军将皆要处以重罚,轻的有剥夺兵权流放充公,重则有杀身抄家之祸。

“那可不行!当兵吃饷,天经地义,公道能当饭吃,能买酒喝不成!”

“就是,饷银足有半年未发,人心惶惶!”

“发饷吧守戎!”

王争只说了这一句,下面的各个将官以为王争服了软,个个都是争先恐后的跳出来,摇身一变都成了奋不顾身,替属下讨要兵饷的忠义之士。

这时,原先说话那千总呵斥道:

但如今大明的财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,就连军械、衣甲都是数年未发,更别提各地的饷银了,若是真查起来,怕都拖到崇祯十七年以后去了。

尽管崇祯皇帝严令在前,各地军将如芒在背,但军士闹饷仍是年年都有发生,影响恶劣。

这些叛乱明军的所作所为与流寇毫无二致,但最后的结果要么是被朝廷重赏抚恤下来,要么是转而加入流贼为祸一方。

闹事的是好结果,不好的结果就要当地的镇守军将承担了,每每都是被下狱斩首。

况且各地军将皆是地头蛇,守备如同知州一样,流水一般的更换,早就没了实权。

“住口,怎么和新来的守戎大人说话呢。”

这声呵斥不痛不痒,说话的那几个千总也都是哈哈一笑,漫不经心的打哈哈一般朝王争抱了抱拳。

那千总又说:

“启禀守戎,其实兵丁催促饷银已持续数月,我等苦苦等的就是您上任,如今若是再不发饷,怕是...”

“怕是有兵乱闹饷之危?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