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成化十四年 > 成化十四年 第186节

成化十四年 第186节(第1 / 4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因为如今舆论是士大夫说了算,而士大夫都是读书人过来的,皇帝看似高高在上,唯我独尊,实际上他不是一个人在治理天下,而是与文官集团共治天下,所以对读书人相对就要更宽容一些。

某地曾经就有过一桩逸闻,那一年当地因为遭灾,参加院试的人数比往年少很多,最后中秀才的人数也比往年多很多,只有五个人落榜,其余考中功名的学子就联名上书,请求主考官将那五个被黜落的人也录取了,也好成就一桩美谈,主考官一听觉得有道理,就将剩下的五名考生也一并录取了,后来此事在士林中流传,果然没有人说那主考官做得不对,反倒都交口称赞。

所以沈坤修的行为对比一般学官的做法,未免过于严厉了些。

当然,也不能因此就说他不对,因为正如他所说,那十六个人的的确确是有嫌疑的,里面可能有些人本来凭真本事也能考中,但是觉得有了暗号标记,考中的机会就会更大,所以也跟着效仿,没想到却自己把自己给坑惨了。

唐泛此来查案,其实要调查的重点就两个:一是那十六个人到底该不该被一并黜落,二是林珍死因是否被沈坤修逼迫所致。

包括那个死掉的林珍在内,一共有十六个人的卷子里出现了“大成也”三个字,沈坤修询问评卷官未果,将那十六个人都集合到一起重新考校一遍,结果就发现里面有不少露馅的,他以此认为这十六个人果然都不冤枉,所以要将他们的生员功名一并革除,永不录用。

这对一辈子汲汲于功名的书生们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,这才闹出林珍上吊自杀的事情。

唐泛听罢就问:“沈学台既然重新考校那十六名学子,想必他们的卷子也都留着罢?”

沈坤修:“的确留着。”

唐泛:“可否一观?”

上门拜访要先递帖子,但唐泛是钦差,不必受这个规矩限制,他直接就带着席鸣和韩津来到沈坤修下榻的地方。

城中有两个官驿,唐泛他们住的是其中一个,还有另外一个,现在被沈坤修住着。

沈坤修是江西学政,常驻衙门在南昌府那边,他在省内各府巡查时,都是在官驿下榻。

他现在深受案子困扰,轻易都不出门,唐泛去的时候,他自然也在。

两人都是三品,因为唐泛的身份,沈坤修须得格外向他行了个半礼,唐泛也没有拒绝,彼此落座之后,他甚至没有多余废话,开门见山就问:“我初来乍到,对这桩案子只来源于朝廷邸报和道听途说,请沈学台再由头到尾说一遍罢。”

卷子是重要的证据,沈坤修自然要保存好。

他当即就找了过来,连带院试时那十六个人的卷子,都一并拿给唐泛看。

唐泛一看之下,就问:“沈学台,林珍前后两次卷子的水平相当,并无太大差异,后面就算临时再考一回,也没有逊色多少,可见应该是真才实学作出来的文章。”

沈坤修却道:“不然,虽然前后两次做题都相差不远,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就没有作弊,前面那份卷子里的确出现了‘大成也’三个字,可见他当时应该是心存侥幸,以为有了这三个字,就多一份保障,谁知道却东窗事发。”

这话当然也有道理,不能说沈坤修是错的,不过其他学官若是碰到这种情况,在第二次考校之后,如果发现考生前后水准相差不多的话,一般都会选择放那些考生一马,除非是那种的确前后水准相差太大,才会予以黜落,否则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沈坤修就讲了起来,其实这件事并不复杂。

自唐朝以科举取士起,为了投机取巧,就开始有人作弊,到了本朝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境界,许多考生为了取得功名无所不用其极,所谓在衣服里夹带小纸条,在帽子在脚底藏东西,那已经是太低端了,不仅容易被发现,而且已经发现就前途尽毁,所以许多聪明人想出了从源头上去作弊的办法——收买评卷官。

评卷官也是人,是人就有七情六欲,自然会有弱点,但是宋代以后,试卷在呈送到评卷官那里之前,就已经被人重新誊抄过一遍了,别说没法从字迹上认出来,连名字也会被糊住,只有在成绩出来之后,名字才会解封,所以跟评卷官提前说好自己的名字,然后让他们取中自己,这个法子是没用的,除非能够直接从主考官那里得到试题。

不过江山代有人才出,新的作弊手法很快就面世,那就是跟评卷官提前约好暗号,就像这一次院试,“大成也”就是一个暗号,考生们想方设法将这三个字硬塞进卷子里,等评卷官看到这三个字,就会明白过来:这是早就约好的暗号,这份卷子要取中。

这一次考试就是很典型的暗号作弊,但沈坤修事先并没有察觉,他主持过的考试很多,像吉安府不过是其中一站,根本没有什么出奇,加上他自己精力有限,在评卷官将所有试卷成绩名次都排列出来之后,他自己只看了前面几份,一目十行略略扫过去,觉得没什么问题,就同意将榜单公布出去,没想到就出大事了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