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女生耽美 >清穿之五福晋日常 > 清穿之五福晋日常 第9节

清穿之五福晋日常 第9节(第3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九弟替谁问话,胤祺自然能够听得出来,良贵人能不能晋位跟他们兄弟俩有什么关系,再说了七弟的额娘戴佳氏至今都只是庶妃,任何册封都没有,七弟都不着急,八弟急什么。

“后宫的事情不是你我应该过问的,再说了敏妃娘娘百日未过,你现在就想这些,未免也太厚此薄彼了吧,难道跟八弟比起来,十三弟就不是你兄弟了?”胤祺更想说的是,他这个亲哥哥是不是都赶不上八弟。

胤禟脸上有几分羞恼,这事儿确实有几分对不起十三弟,但是八哥文武兼备,才能和德行都不逊色于任何一位兄弟,而且也深受皇阿玛喜爱,偏偏良贵人出身不高,多年不得晋封,以至于八哥不得不多为良贵人绸缪。

自康熙二十年皇阿玛大封六宫之后,已经整整十八年了,好不容易有点苗头和消息,八哥着急也是理所应当的,他这个做兄弟的也不能看着不管。

当着七福晋的面儿,很多话马佳氏都不好说,自己的女儿自己了解,跟未出嫁之前相比,变化实在太大了,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子随意,不像之前那么刻板,这样的变化自然是好的,越是这样的人,才越能在皇家过得自在。

只不过让马佳氏实在放心不下的是女儿的体态,怀着孕的时候她不好劝,但是这孩子都生下来了,可就千万不能再管不住嘴了,就算不想着争宠,这么胖的体型,但总归还是要出去见人吧,女子总归是要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,时刻维持着体面。

就是为了维持体面,所以当着七福晋的面儿,马佳氏不能劝女儿管住嘴,只能絮絮叨叨的让女儿保重身体,照顾好小阿哥,伺候好五贝勒爷。

毓秀对这些话已经没那么反感了,说实在的,对一个现代人而言,去‘伺候’一个人,这样的字眼真的很让人反感,以前她听到都觉得不舒服,不过经历的多了、日子久了,也就这样了,反正只要不走心就行,左耳朵听,右耳朵冒,管他说什么呢。

马佳氏一直待到傍晚才走,等她走了以后,七福晋才促狭的冲毓秀眨眼睛,“怎么样,我够意思吧。”

七福晋本来是打算自己过去照应的,不过现在瞧着已经有人照应了,索性也就没过去,她和毓秀亲近是不假,但是这样的场合,妯娌们一般都凑在一起,就算不围上去,那也只能是跟自己的娘家人在一块,若是去找旁人,就像今日,如果她席间一直跟马佳氏待在一起,那未免就有些厚此薄彼了,少不了会有一些人说闲话。

在八福晋没嫁进来之前,七福晋可不像现在这样多思多虑,毕竟她跟太子妃和直郡王福晋不一样,没有人会眼睛一直盯着她瞧,除非是真犯了什么大错,不然的话谁会跟她过意不去。

但八福晋就不一样了,出了名的爽利人,说话快言快语,她可不管这事儿该不该她管,也不管她跟其他人之间有没有什么利益冲突,想说什么就说什么,谁的面子也不看,一点顾忌都没有。

八福晋嫁进来这才一年的功夫,基本上就已经把妯娌们得罪个遍了,当然除了皇家福晋以外,其他的女眷八福晋也没少得罪,也不知道这人性子是怎么养成的,刚接触的时候还觉得明艳大方,时间久了才知道,这分明就是个混不吝,轻易不能对上,不然的话,能让八福晋这张嘴给气死。

总之,因为有了八福晋,几位皇家福晋越发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了,生怕让人挑错。

毓秀双手合十,冲闺蜜拜了拜,“太够意思了,下次等我大侄子出生以后,我肯定投桃报李。”

七福晋乐得不行,她肚子里还一点动静都没有呢,毓秀就开始盼着他出生了,不过这种感觉真好,有一个跟自己站在同一立场上的人,想法都有悖常理,但是却可以互相打掩护,这种感觉父母、兄妹都没能给得了她。

因为毓秀还在坐月子,马佳氏走了以后,七福晋根本就没多呆,聊了几句便告辞了,反正她们两家的府邸离的近,想来随时能来。

这边毓秀有七福晋帮衬,所以可以提前舒舒服服的睡大觉,胤祺那边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,谁让他有个倒霉弟弟呢,好事想不到亲哥,坏事儿一定想到亲哥。

“皇阿玛已经十几年没有给后宫的娘娘们晋过位了,这次敏妃娘娘虽然是死后追封,但也算是晋位,五哥你能不能帮我问问皇玛嬷,皇阿玛今年是否有大封六宫的打算。”额娘已经是四妃之一,就算是为了平衡后宫,也不会再有晋位的机会,如果皇阿玛真的打算给妃嫔晋位的话,肯定有良贵人,毕竟八哥如今已经是贝勒,就算为了八哥面子上好看,良贵人也该进一步了。

毓秀作为产妇,根本就不需要出面,在房间里听着自己儿子的大哭声,那小嗓子嘹亮的呀,感觉能把天都捅破。

“这孩子养的壮实,日后必然是咱们大清的巴图鲁。”直郡王赞道,他自幼尚武,骑射在众兄弟当中是最好的,只不过福晋拼了半条命才生下的嫡子却病怏怏的,当年办洗三礼的时候,哭声就像猫叫一样没力气,哪里比得上老五的儿子,壮的跟小牛犊一样,看着就让人喜欢。

现如今,众兄弟们都还年轻,除了直郡王之外,都没有为子嗣的事情发过愁,所以大家虽然也觉得老五的嫡子生的健壮,但是却没有羡慕的心思。

因为敏妃百日未过,席间根本就没有上酒,向来喝酒比较厉害的十三爷也没有出席,所以大家待到晌午,基本上就都已经回去了,留下来的基本上全是比较亲近的人。

比如七福晋,比如马佳氏,比如九爷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